1、印度2024年净外国投资流量出现了显著下滑,暴跌85% ,这一惊人数字背后,复杂监管环境和“税收恐怖主义”成为外资企业撤离的主要原因 。特别是中国的小米 、OPPO、vivo等企业,以及美国、韩国等多国公司,频繁遭遇印度的税务纠纷 ,导致资产被冻结或不得不退出市场。
2、近日,我国特高压巨头“保变电气 ”发布公告,将其印度子公司90%的股权以37亿元的“残值价”出售 ,这一价格仅为当初投资额的零头。这一事件背后,是中企在印度市场遭遇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残酷现实。
3 、外企撤离的影响经济层面:外企撤离减少就业机会和税收 。据《中国外资统计公报2021》数据显示 ,外企税收占总税收比例逐年下滑,2020年外企税收总额26679亿元,同比下降7%。产业层面:高科技企业撤离影响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国仍处于技术转型和学习阶段 ,外企撤离可能延缓技术引进和产业升级进程 。
1、印度推出电动车促进政策,喊话车企:你来投资,我降关税 2025年6月2日 ,据外媒报道,印度政府正积极推出一项新的电动车促进政策,旨在通过向全球电动汽车制造商提供进口关税减免优惠,吸引这些企业在印度本土设立生产基地。
2、关税协商未达成妥协特斯拉曾多次游说印度政府降低进口关税 ,并提出通过在印度采购5亿美元汽车零部件换取减税支持。然而,印度交通部长尼廷·加德卡里明确拒绝这一提议,强调印度现行关税政策对汽车企业“可接受” ,并指出外资车企可通过海外生产+印度组装的模式规避部分关税 。
3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在对印度的访问中,明确要求印度降低汽车和葡萄酒等产品的进口关税。这一诉求被视为欧盟“印度战略 ”的关键一步,旨在通过深化与印度的贸易关系 ,对冲对华依赖风险,并应对美国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的威胁。
4、市场背景与战略考量印度市场潜力:印度是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2021年汽车销量达308万辆 ,且政府承诺到2030年将电动汽车占比提升至私人汽车的30%,为新能源车企提供了广阔空间 。关税与成本压力:印度对进口汽车征收高额关税,直接建厂可能面临政策风险和初期投资压力。
5、除了丰田外 ,奔驰 、现代以及特斯拉等全球知名车企也在积极推进印度本土化生产的举措。这些车企纷纷看好印度电动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希望通过在印度建厂生产来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和人力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丰田的电动化战略 丰田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一直致力于推动电动化战略的实施。
6、具体原因可拆解为以下三点: 保护本土产业:印度制造业基础较弱 ,高关税可减少进口商品对本土企业的冲击。例如,苹果手机在印度售价远高于美国,部分机型税率叠加后超70% ,迫使苹果在印度设厂生产。 增加财政收入:关税是印度政府重要收入来源,约占年度税收的10%-15% 。
外资撤离压力显著关停规模:2014-2021年间累计2783家外企终止运营,2024年10月至2025年3月外资从印度股市抽离290亿美元 ,2025年5月印巴冲突当日即抛售12亿美元国债。投资暴跌:FDI净额从2023-2024财年的100亿美元断崖式下跌至53亿美元,2025年5月同比减少98%。
印度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体,吸引了众多外资企业的进入 。这些外企涉及各个领域 ,从信息技术、制造业到服务业等均有分布。印度主要外企 信息技术领域:印度软件和服务业的外企众多,如谷歌 、微软、IBM、甲骨文等,它们都在印度设立了研发中心或办事处。
印度的官方数据显示 ,从2014年到2021年年底,有2783家企业在印度注册的外国公司关闭了业务,约占印度跨国公司的1/6左右 。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印度作为“外企坟场”的严峻现实。此外,近期还有一大批欧美企业 ,如福特 、通用汽车公司、哈利戴维森、花旗银行、霍尔西姆和法国家乐福等,也相继从印度撤离。
印度还吸引了许多外国公司在该国开设研发中心,如微软 、IBM、谷歌等 。 很多国际零售商也进入印度市场 ,如沃尔玛、亚马逊和苏宁等。 印度政府一直致力于改善营商环境,为外资提供便利,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资。
在国际资本推力上 ,美日澳等国通过“印太战略 ”鼓励供应链向印度转移,并提供补贴,如日本给予企业额外补贴 、欧盟提供电动车税收优惠等 。而且印度既是金砖成员国 ,又与西方有合作,吸引了外资流入。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也有战略考量。

印度作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 ,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特别是年轻人口占比高,这为众多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市场增长预期。例如,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巨大 ,吸引了包括小米、OPPO、vivo在内的众多中国品牌,以及苹果等国际巨头 。
1 、美国制裁动作:根据2025年9月29日最新消息,美国财政部宣布取消对该港口的“制裁豁免” ,意味着参与项目的印度企业(如印度全球港口有限公司)及相关合作方将面临美国二级制裁风险,可能被切断与美国金融系统的联系。
2、美国并未允许印度和伊朗开发恰巴哈尔港,反而撤销了对该港口的制裁豁免 ,此举被认为是对印度的“背刺”。美国撤销制裁豁免的具体情况美国国务院和财政部宣布从9月29日起撤销对伊朗恰巴哈尔港的制裁豁免 。这意味着,任何参与该港口运营的国家或企业都将面临美国的制裁。

3、美国于周一(11月5日)开始对伊朗进行第二轮限制,同时公布了8个可暂获豁免继续进口伊朗石油的国家(地区) ,欧盟28国未被列入豁免名单。豁免名单情况:获得豁免的8个国家(地区)分别为中国大陆 、中国台湾地区、日本、韩国 、印度、意大利、希腊和土耳其,豁免期限为180天 。
4、美国并不真正允许印度崛起成为全球强国,其对印度崛起的态度具有双重性和工具性。一方面 ,美国出于战略需求和经济利益对印度进行表面拉拢与实际利用。战略上,美国将印度纳入“印太战略 ”,通过军事合作和产业链布局,构建对华包围圈 ,印度因地理位置和人口规模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重要支点 。
5 、对伊朗来说,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可能不仅仅局限与经济上,甚至可能是军事上的。印度的军事部署可以从侧面保护伊朗的安全。
6、美国豁免8国进口伊朗原油的背景与影响豁免背景:2018年11月4日 ,美国正式启动对伊朗的石油禁令,但随后豁免了包括中国、日本 、印度、韩国在内的8个国家,允许这些国家在180天内继续从伊朗进口原油 。
年亚洲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是印度 ,全年增速达7%,上半年增速为8%。印度:亚洲主要经济体增速领先印度在2024年经济增速表现突出,上半年GDP增速达8% ,全年增速虽因外部需求放缓等因素降至7%,但仍为亚洲主要经济体中最高水平。
目前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集中在亚洲新兴市场,印度、印度尼西亚和中国位列前茅。 印度:增速领跑G20 根据2025年6月OECD预测 ,印度2025年GDP预计增长3%,2026年达4%,连续两年稳居G20国家增速榜首 。此外,印度2024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8% ,已连续两个季度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
越南不是落后国家。经济发展迅速:近年来,越南的经济增长显著,已经成为亚洲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2024年越南的GDP增长率高达09% ,GDP总额达到4763亿美元,人均GDP也达到了4700美元。这样的增长率在全球都名列前茅,显示出越南经济的强劲动力。
越南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 ,2024年的GDP增长率达到了09%,GDP总额达到4763亿美元,人均GDP也达到了4700美元 。这一增速使越南成为亚洲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预计到2025年 ,越南的经济规模将超过5000亿美元,人均GDP也有望达到5000多美元。这些数字表明,越南的经济正在稳步增长 ,并具有一定的潜力 。
塔塔集团将在8月接手纬创印度工厂,成为印度本土首家iPhone制造商。据《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印度最大企业塔塔集团预计将在8月与纬创达成协议,正式收购其在印度当地的工厂。这一收购交易标志着印度本土公司首次涉足苹果iPhone的组装业务 ,对印度电子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印度本土iPhone组装厂商已出现,塔塔集团将接管纬创印度工厂 印度最大财团塔塔即将接管纬创在印度设立的iPhone产线,这一消息标志着印度本土企业正式涉足iPhone组装领域。据悉 ,塔塔计划在3月底前接管纬创印度的8条iPhone产线,这将使塔塔成为苹果在印度的首家本土iPhone组装厂商。
例如,印度塔塔电子因收购纬创印度工厂而首度进入苹果供应链榜单 ,成为印度第一家本土iPhone制造商。这一变动显示了苹果在印度市场的布局和战略考量,也体现了印度在全球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 。综上所述,苹果供应链名单的变动是科技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不招。根据查询芯智讯网显示 ,纬创工厂玉田后湖工业区冠人员处于饱和状态,不招收新的员工 。塔塔集团预计将在8月份收购iPhone代工厂纬创资。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